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政府对交涉体制进行改造的...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政府对交涉体制进行改造的第一步,虽然是适应新的外交局面的产物,又是在旧的制度和观念基础上进行变通的结果,就清朝的皇权体制而言,皇帝和军机处是最高决策层。中央和地方官员必须通过“请旨”方能获得事权。这种权力结构势必会牵制总理衙门的职权,很难以一个独立的外交部门行使职权。从晚清的对外交涉内容来看,外交不仅包括国与国之间的交涉,而且还包括一切与洋人打交道的事务。这种把外交、通商、洋务混为一谈的状况,使总理衙门的功能不能专门化,成为“洋务衙门”。与此同时,由于洋务不仅包括交涉,而且包括海防,而这些事务不得不依靠地方实行,从而导致总理衙门行使职权时不得不依赖地方的局面。尤其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扩展,他们的职权扩展到海防、练兵、洋务企业等方面,并依据这些实力,扩大了对晚清内政外交的影响力,以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督抚外交”的局面,其中最突出的是“东南互保”。

——刘伟晚清对外交涉体制的演变与影响

材料二  中华民国早期的最高外交权力是由国家元首 (临时大总统、大总统、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等)、立法机关(参议院、国会等)以及政府(国务总理、国务员等)执掌、制衡的。外交权力的分配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以及政府组织法等来划分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1914年,经过二次修正的《外交部官制》明确指出:“外交部直隶于大总统,管理国际交涉及关于居留外国人并在外侨民事务,保护在外商业”,这是对外交部职能的一次完整的表述。1921年,根据中国外交形势的新变化,《修正外交部官制草案》重新出台,增设条约司,这是适应当时中国希冀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要求的一种表现。1927年7月,又一个新的《外交部官制》颁布,而同时另设情报局,这使得外交部的职能进一步扩大,组织更加完备。

——李兆祥《中华民国早期的外交立法述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外交体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民国时期外交相比于晚清的主要变化及认识。

 

(1)特点:①晚清外交体制的形成是适应外来挑战的反映(或西方冲击传统朝贡体制,政府被动进行官僚机构改革);②对外交涉体制是在旧的制度和观念基础上进行变通的结果;③晚清外交机构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④总理衙门作为外交机构职权受皇权专制制约,缺乏独立性;⑤晚清外交机构对外交涉内容广泛、繁杂。⑥地方督抚极大的影响晚清外交。(答出一点给2分,共10分) (2)变化:①通过立法来确认外交权力的分配和制衡机制;(2分)②外交部成为外交运作的枢纽机构;(2分)③外交部职责逐渐明确专一,组织结构日趋完善;(2分)④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分) 认识:①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变革是国家近(现)代化的产物和重要表现形式。(3分)②外交体制的变革必须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2分)③外交体制的变革必须顺应整体世界发展的需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是适应新的外交局面的产物,又是在旧的制度和观念基础上进行变通的结果”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体现了晚清政府在外来事物的冲击下被迫做出了改变和变革,但又受到原有旧制度和旧观念的牵制,“很难以一个独立的外交部门行使职权”。并且总理衙门是晚清政府在被迫应对的情况下做出的变革,只是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对外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庞杂,并且受到多方势力的影响。 (2)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外交权力的分配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以及政府组织法等来划分的”可知民国时期与晚清时期相比,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外交权力的分配和制衡,职责更加明确和转移,组织结构越来越完备,顺应了世界潮流的发展,表现了中华民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态度。由民国时期外交的发展与变化可以得知,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外交必须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与变化。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外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国家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材料不能用来说明

A.美国有意识地制造了欧洲的分裂

B.美国将分裂欧洲的责任推卸给苏联

C.美国有意掩盖其从经济上控制西欧的企图

D.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军事战略同盟

 

查看答案

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回复正常。美国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B.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建立北约组织                 D遏制苏联势力

 

查看答案

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A.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               B.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C.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               D.“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彻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A.颁布了《土地法令》             B.推翻沙皇统治

C.颁布了《和平法令》             D.推翻了临时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