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下表是英法两国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简要进程

满分5 manfen5.com

——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三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2)概括材料二两国在代议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

 

(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2分);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2分);构建“分权制衡”机制。(2分) (2)①英国:通过妥协和改革的方式渐进,过程相对缓和;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2分) 法国:过程激烈,政局动荡;共和制和帝制反复较量。(2分) ②《权利法案》强调“议会至上”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形成。(2分)《人权宣言》提出“主权在民”原则,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君权和贵族特权。(2分) (3)尝试: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兴起戊戌变法运动,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结果被已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镇压;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预备立宪,结果成立皇族内阁,证明是场骗局;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兴起辛亥革命运动,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政权被袁世凯所窃取。(任答2点,给6分,回答层次必须包含事件、目的、结果,各占1分) (4)认识:宪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政要结合各国国情;思想启蒙是宪政的先导;追求宪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1点给1分,答3点以上给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 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 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可知美国共和政体在构建的过程中借鉴了希腊的民主制和罗马君主制的长处,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实行了代议制民主,由总统掌握行政权力。同时“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构建了三权分立的政体结构,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2)由图表内容可知,英国代议制确立的过程更多是通过立法和妥协进行社会的改革,推动民主政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法国则主要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社会变革,经历了王朝的复辟,政局的动荡,专制势力和民主力量不断的较量,这与法国君主制浓厚的社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两国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实现了国王权力向议会的转移,确立了“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人权宣言》则从理论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3)近代前期,在中国主要经历了三次宪政改革。第一次是戊戌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政治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但他们的变法最终失败,宪政的尝试夭折;第二次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实行了新政改革,宣布预备立宪,但这次新政的结果被证明只是一场骗局,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只是清政府愚弄人民和社会的一场把戏;第三次是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政府成立,颁布《临时约法》,建立了责任内阁制,仿效美国建立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但辛亥革命的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之后袁世凯妄图复辟,导致中华民国的民主政体名存实亡。 (4)从古今中外的政治发展历程和经验可知,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追求政治民主也是不同国家和社会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而且应该有着充分的思想启蒙和先导,以发动社会、发动人民。最后应该明白宪政是一个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人权宣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与该诗属同一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诺贝尔获奖者莫言的小说《蛙》,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2011年8月,《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蛙》的成功直接源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B.《蛙》的文学特点属于特定时期的“样板文学”

C.《蛙》是反映以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农村社会生活的“知青文学”

D.《蛙》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

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D.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发展。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源是(   )

A.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城市化历史进程加快         D.政府加强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一切土地,国家的、皇族的、阁部的、寺院的、教堂的、租有的、长子继承的、私有的、公共的和农民的等等土地,一律无偿地取消其原主所有权,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此法令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871年法国          B.1917年苏俄

C.1928年苏联          D.1953年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