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 大...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 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 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

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題

 

D 【解析】 试题分析:“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材料着重论述伦理道德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突出儒学的社会功能,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试图构建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因此选择D。AB材料没有体现,C是理学形成的背景,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先生把汉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祖以来是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A.独尊儒术         B.郡国并行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朱熹理学的主旨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对孔子这神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                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

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              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

 

查看答案

“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 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

材料中的“他”应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纲常名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二)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 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 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事。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个阶级 (派别)主张?

(2)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有哪两点?能否落实?原因何在?

(3)材料二的主张的根本缺陷何在?这导致了什么结局?

(4)材料三作为革命纲领中的核心是什么?结果怎样?

(5)对比三则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