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办理军机处大臣(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内特简,无定员),掌书谕旨,综军国...

“办理军机处大臣(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内特简,无定员),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这段史料表明军机处 

A.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位高权重,办事效率高

C.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以赞上治机务”表明,军机处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故A项正确,C项错误。依据所学,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B项错误。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僖公九年,管仲在齐国葵丘召集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了《葵丘之约》,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条款表明

A.诸侯拥戴周天子                B.诸侯国积极推行宗法制

C.诸侯反对分封制                D.诸侯国彼此能和平共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9年2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上,周览等50名参政员提出《请确立民主法治制度以奠定建国基础案》。该案提出确立民主法治制度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国边年来国家日趋统一,政府权力日益扩大,有许多以往并不属政府管理范围的事,如今也统归政府处理……。因此,该案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政府行为应法律化;(二)政府设施应制度化:(三)政府体制应民主化。……该案表示:它并不谋求改变目前政府由国民党指导和组织这一现实,“然由党所组织,且受党所指导之政府,仍应向国民负责,国民如依法对政府表示不满,政府仍不能设法满人意时,党应分别轻重,加以改正或改组。”

——张海鹏主縞《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

(1)据材料概括参政员提案的核心内容,并指出其实质。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参政员提出该提案的背景和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新的政府......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准那呰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 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接触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独立宣言》

材料二  美国宪法(1787年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见。

——原《西方政治制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点?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

(2)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宪法中“错误和偏见”的表现。与《独立宣言》 相比,它的保守性体现在哪一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流行。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论佛骨 表》,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言,身不服先 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佛舍利)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材料二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又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又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 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三  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 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糢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1)概括材料一中韩愈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这种态度在宋代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中国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这体现了知识分子肩负了怎样的时代使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由地方即郡国申送18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 甲乙等分发。等在宫廷充皇帝恃卫,等回归本乡作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须太学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术,亦称文学,又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钱《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材料二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湖译、轮船驾牧、天文、 測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察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察元培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

——张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

材料三一位78级学生曾描述说:“当时一个同学特别兴奋地骑车来告诉我,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一下子就惊呆了,眼泪一涌而出。我跟同学反反复复地说一句话:这下有希望了!当时那种情况,有点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 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前头突然冒出火光,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

——《商道》编辑部《1978年后的邓小平和他的中国》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太学教育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从材料二看,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推动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恢复高考”的社会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