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 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

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 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 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三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元丰九域志》等书都记录了大量镇名,其地位仅次于县治。官府在各地设置场务,收取商税。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市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如黄池镇(今安徽马鞍山)和沙市(今属湖北)是从属于州县的镇市,却发展为商旅萃聚的贸易中心,黄池镇商业的繁荣已超过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

——摘编自邓广铭等《宋史》

(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城镇发展的最突出成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发展的主要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 (2)关系:“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唐朝时,在坊市制度下,“城”“市”,分开,但“城”外出现草市;到宋朝,“城”“市”界限打破;明清时期,市镇出现,突破“城”与“市”的限制。(6分) (3)成就:部分城镇发展超过地方行政中心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影响: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促进了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提到,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列举出: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 (2)材料提到,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可以联系草市;“城”“市”界限打破;突破“城”与“市”的限制。 (3)材料提到,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市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黄池镇商业的繁荣已超过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据此即可概括宋代城镇发展的最突出成就是部分城镇发展超过地方行政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条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影响是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促进了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表现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汉唐宋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专业性生产区域形成。明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江南地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雇用劳动为标志),但发展缓慢,在商业方面,形成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货币——白银广泛流通、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增强、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新安多大族,而其在山谷之间,无平原旷野可为耕田。故虽士大夫之家,以畜贾游于四方。倚顿之盐……珠玑、犀象、玳瑁(海龟)、果布之珍,下至卖浆、贩脂之业。天下都会所在,连屋列肆,秉坚策肥(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被绮毂(丝绸用车装),拥赵女……多新安人也。

-----《震川先生集》

材料二  商居四民之末,徽俗殊不然。歙之业鹾(盐)于淮南北者,多缙绅巨族……且名贤才士,往往出于其间,则固商而兼士矣。浙鹾更有商籍,岁科两试,每试徽商额取生员五十名,杭州府学二十名……自国初以来,徽商之名闻天下,非盗虚声,亦以其人具干才、饶利济、实多所建树耳。故每逢翠华(指封建官僚)巡幸,晋秩(进献财物)邀荣,夫岂幸致哉。

-----《歙事闲谭》

材料三  君姓吴氏,名荣……其与乡邦交也,往往周人之急,赈人之乏……先是嘉靖甲中,户部奉恩例召义民输粟以救灾……君如例入粟……岁甲辰、乙巳连凶歉,都移文府县谕富民出银分赈饥户,君即应召,盖性乐于施,非假以荣名 也。

-----《古歙岩镇镇东嗥头吴氏族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徽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概括徽商经营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徽商兴盛的政治性因素,并分析导致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徽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及其积极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商业发展在社会生活、思想和文学领域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己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决定性的一刻”带来的深刻影响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两极格局的结束

C.欧洲迈向政治一体化                  D.第三世界的崛起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收获就在这里。”二人话题的核心指(  

A.中苏建立同盟关系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废止美、英两国历史上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两国在华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为废除美、英在华特权进行不懈抗争

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不利于美、英两国的变化

C.中国坚持抗战维护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利益

D.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导致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查看答案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  

A.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B.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