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

(“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广州的外商,只有在夏秋两季商业交易时才能居住在十三行,而到了冬季,由于商业交易停止,法令规定不准他们继续留在广州,而且,即使居住在十三行时,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充分反映了清政府对对外交往的严格限制,故D项正确。“重视维护外商利益”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清政府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在华的活动而非完全禁止,故A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名师点睛】明清的海禁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1)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 (2)影响和评价: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查看答案

(《盐铁论·通有》指出:“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无黼黻(织绣),则女工不施。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自古有之……农商交易,以利本末”。表明作者主张(    )

A.合理利用资源       B.以农为本 

C.农工商共同发展      D.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查看答案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这是清朝民间《武夷山采茶歌诗》,据此不能说明(    )

A.清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B.制茶业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者生活艰苦

C.清代福建武夷山茶业主要从江西外销海外

D.茶歌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的茶叶文化现象

 

查看答案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B.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D.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