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是有(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 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生产模式:小农经济。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相结合;③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影响:①强化了自然经济;②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商业资本活跃。 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亦可得分) (4)认识:①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②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③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可知,材料一描述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活模式。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根据材料二中“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知,材料二认为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应该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3)根据材料三中“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可知,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商业资本活跃。根据材料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可以概括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围绕古代的农业和商业的特点回答,如回答正确处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的发展,要诚信为本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商业的发展·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查看答案

(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查看答案

(“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查看答案

(《盐铁论·通有》指出:“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无黼黻(织绣),则女工不施。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自古有之……农商交易,以利本末”。表明作者主张(    )

A.合理利用资源       B.以农为本 

C.农工商共同发展      D.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