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孟梭厉声喊着:“法...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孟梭厉声喊着“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

——百度百科·巴黎和会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1921-1922):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百度百科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它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叙述一战后国际政治中公理与强权的博弈。

 

(1)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2分) 法德之间有普法战争的宿仇;一战后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4分) (2)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失败结束。1919年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英、美、法主导会议进程,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重视构建国际组织作用;英国传统均势,维护海上殖民霸权;法国主张削弱德国,确保大陆霸权;《凡尔赛和约》把战争责任推向德国。1921年华盛顿会议,中国收回山东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一战后国际新格局。(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基本原则,据材料“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在联系所学知识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可以得出答案“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第二小问原因要结合史实得出。 (2)结合材料信息:“《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华盛顿会议是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在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新格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2你认为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为少。1260年元世祖发行了以丝为本位的交钞与以白银或金为本位的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设定流通期限),钞币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价兑换银或金,虽然其后曾一度废除,但持续使用到元朝末期,成为元朝货币的核心的纸币。全国各路都设有兑换的机关——“平准库”。兑换基金充足,准许兑现,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钞)。1276年由于元廷大肆搜括,增发纸币,并将各路准备金银运往大都,引起物价上涨,纸钞贬值。1280年,纸币贬值成为原来的十分之一。1287年物价已经“相去几十余倍”了。为了稳定物价,元廷发行“至元宝钞”和中统钞并行。1350年元惠宗又发行“至正交钞”,发行不久,贬值严重,物价暴涨。事实上,民间的日常交易、借贷、商品标价等多有用银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变钞:是指元顺帝时为摆脱财政危机,于至正十一年(1351)印行新钞“至正交钞”,同时仍行用中统交钞、至元宝钞,而三者比价不同;又新铸“至正通宝”铜钱通用,从而造成币制极端混乱,引起通货膨胀,最后到了"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惧不行”。这大大损害人民利益,造成人心动荡不满。这也是白莲教起义的导火线之一。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初货币政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货币改革”的危害。

 

查看答案

试从图中任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两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商人孙某七十大寿时,“里之往为寿者,皆贤士大夫也”(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13)。当时的文学家更是越来越多地把笔墨倾泼在商人形象上,《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三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在商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时候,社会的崇商心理便应运而生了,“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崇祯本二刻《拍案惊奇》卷37_),山西“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雍正硃批谕旨》第47册:“刘于义,雍正二年九月九日”条),而“食饮被服不足自通”者,虽贵宦之室,闾里耻之”(张瀚《松窗梦语》卷4)。

——《谭廷斌明清“士商相混”现象探析》

材料二  陈炽(?-1900)(清末维新派)认为,“商务盛衰之枢,即邦国兴亡之券也”,这一思想的产生,直接导源于近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利权”的大量外溢。中国近代重商思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商”的概念的泛化和拓展,此时之商从一开始就包含有“工”的因素。不过,对启蒙思想家而言,真正认识到“工”比“商”更重要,使“工战”的呼声盖过“商战”,还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则是“实业”一词的大流行。近代中国“实业”一词的内涵,既是“商”的扩充,也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工”,是一个内容相对芜杂、兼容并包的经济新词,是对农工商等生产和流通事业的总称,但又首先指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经营的近代工业。梁启超、康有为也曾主张将“定为工国”作为“国是”。

——据《近代中国的商业启蒙》整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的认识。

 

查看答案

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