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先秦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由“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严而少恩”可知该思想流派的主张严刑峻法,故为法家。儒家强调尊卑等级,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思勉的《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材料反映的制度

A.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C.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               D.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在《天演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一味大弹“夷夏轩轾”轩轾xuanzhi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老调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鸦片战争前后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梁启超说他把历代帝王斥为“民贼”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呼吁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并且强调这是维新变法中最为根本的问题。

——百度百科

材料二  陈独秀提倡启蒙运动并不是仅仅在唤醒国人起来救中国于危亡之际这固然是他的直接的目的他的更长远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纲常伦理的奴隶思想把国人推进到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现代观念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国家先进之林创造条件这才是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真正目的。——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材料一概括中国仁人志士的思想并分析当时出现上述思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比孙中山走的更远”的理由。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孟梭厉声喊着“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

——百度百科·巴黎和会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1921-1922):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百度百科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它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叙述一战后国际政治中公理与强权的博弈。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2你认为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为少。1260年元世祖发行了以丝为本位的交钞与以白银或金为本位的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设定流通期限),钞币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价兑换银或金,虽然其后曾一度废除,但持续使用到元朝末期,成为元朝货币的核心的纸币。全国各路都设有兑换的机关——“平准库”。兑换基金充足,准许兑现,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钞)。1276年由于元廷大肆搜括,增发纸币,并将各路准备金银运往大都,引起物价上涨,纸钞贬值。1280年,纸币贬值成为原来的十分之一。1287年物价已经“相去几十余倍”了。为了稳定物价,元廷发行“至元宝钞”和中统钞并行。1350年元惠宗又发行“至正交钞”,发行不久,贬值严重,物价暴涨。事实上,民间的日常交易、借贷、商品标价等多有用银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变钞:是指元顺帝时为摆脱财政危机,于至正十一年(1351)印行新钞“至正交钞”,同时仍行用中统交钞、至元宝钞,而三者比价不同;又新铸“至正通宝”铜钱通用,从而造成币制极端混乱,引起通货膨胀,最后到了"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惧不行”。这大大损害人民利益,造成人心动荡不满。这也是白莲教起义的导火线之一。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初货币政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货币改革”的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