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民币加入SDR,激起了人们对货币国际化的思考和讨论,其实货币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

人民币加入SDR,激起了人们对货币国际化的思考和讨论,其实货币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7年,英格兰银行确立以每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的价格与黄金挂钩,英国事实上开始实行金本位制,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各国在国际结算中大量使用英镑,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双美元的双挂钩汇率体系,一直维系到1971年。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  美元取代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时,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25%,欧元启动时,欧盟的经济总量占世界GDP的27%,而日本GDP最高也曾经占世界世界GDP比重达17.7%。英镑国际化初期,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美国在二战后该比例也达到15%左右,而日本和联邦德国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时候,对外贸易总额也占世界的10%左右。

——若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分析时,认为:与黄金挂钩的布顿森林体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储备的净流出)实现的。这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

——摘编自《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英镑和美元在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中存在的异同点。联系材料二,回答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

2)从材料三概括“资本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二战后“马歇尔计划”为例,分析美元走向国际化后的影响。

3)材料四中特里芬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存在着怎样的“两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70年代美元国际化受到冲击的原因有哪些?

 

(1)同:都与黄金相挂钩。(2分) 异:英格兰银行确立,市场行为。国际协议,形成共识。(2分) 条件:GDP和国际贸易额都要占相当大的比例。(2分) (2)关系:相互促进。(1分) 影响:扩大了美国、西欧对外贸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美国、西欧的联系,加强了美对西欧的联系和控制。(2分) (3)两难:美元稳定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1分) 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的矛盾;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滞胀);西欧、日本经济的冲击。(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异同点,据材料一“以每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的价格与黄金挂钩,英国事实上开始实行金本位制,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以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双美元的双挂钩汇率体系”得出相同点是都与黄金相挂钩,不同点据材料一“1717年,英格兰银行确立”得出英格兰银行确立,是市场行为,据材料一“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得出国际协议形成共识;第二小问条件,据材料二“美元取代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时,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25%”“英镑国际化初期,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美国在二战后该比例也达到15%左右”得出GDP和国际贸易额都要占相当大的比例,结合所学,从生产、国际贸易额等角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关系,据材料三“扩大出口”“生产增长”“收入增强”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相互促进;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三“扩大出口”“生产增长”得出扩大了美国、西欧对外贸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据材料三“偿还债务”,结合所学得出密切美国、西欧的联系,加强了美对西欧的联系和控制。 (3)第一小问两难,据材料四“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得出美元稳定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四“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分析时,认为:……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的矛盾,结合所学得出,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滞胀),西欧、日本经济的冲击,从70年代的美国、西欧、日本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纵观中国历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大命题。古代围绕着“封建”与“郡县”之优劣利弊,自秦以来就多有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苏轼《东坡志林》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汉书》

材料四  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不善”“仍郡县之制,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

——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的批评》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就“封”和“郡”的字型结构来看,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汉选择地方管理制度的共同因素?

(3)根据材料四,概括清代学者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

(4)有人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儒、法之争,试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并以秦汉时期的郡县制为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秋拍中,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人民币3.77亿元。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查看答案

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作者认为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查看答案

1807年《普鲁士王国所有城市规程》规定:国家只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但因反对势力强大,规定成一纸空文。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1849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1871年德国宪法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专制色彩。德国60余年的探索充分体现

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

C.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      D.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