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历史博文《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调整金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

 

(1)①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和巨额的财政赤字;②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的冲击;③中国长期以来极为紊乱的货币制度。(每点2分,共6分)。 (2)①以法币作为全国统一货币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巩固国内统一市场;②促进了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③对国民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从国际、国内两大方面分析国民政府调整金融的原因。国际方面,“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方面,“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作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法币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金融秩序方面,“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经济方面,“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政治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国民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改革的原因和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1936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被迫与美国缔结《中美白银协定》,法币又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法币1元等于0.2975美元,使法币成为英镑、美元的附庸。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货币制度的进步,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不兑现纸币,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根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请仔细阅读以上两图(图1、图2),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图片进行解读。

(要求:列举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具备论从史出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 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 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 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 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英国的经济实力衰退                 B.美元获得了与英镑同等地位

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               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

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1876年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2010年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表中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   )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

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

 

查看答案

面对德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俾斯麦政府的做法客观上(   )

A.体现“鞭子加糖果”的两手政策       B.阻断了德国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

C.推动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         D.巩固了德国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