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

《礼记·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哼政通矣。”材料的观点是

A.音乐和政治是相通的

B.统治者必须懂音乐

C.礼和乐反映了周代的社会政治生活

D.乐是古代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一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声音之道,哼政通矣”中可以看出,音乐与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的;B项说法太绝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乐是古代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音乐和政治是相通的 【名师点睛】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大。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总之,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3)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A.主张政治改良                   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主张复古倒退                   D.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查看答案

近代铁路修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

材料三  铁路帮助欧洲人将统治强加于非洲内地,但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因为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铁路将会传播痰病,增加流行病的危险。

——[]尼尔·弗格森《文明》(2011年版)

1)材料一中铁路建设的发展直接受益于哪两项技术的进步?

2)指出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

3)材料二认为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指出导致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中国仍是世界经济

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

 

查看答案

19世纪,欧洲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从1750年的23.2%上升到1900年的62%,同一时期中国、印度、和日本的等亚洲国家的比重却从61.1%降至10.3%。对这一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中心——半边缘——的世界分工体系

B.欧洲处于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的中心地位

C.欧洲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尚未波及亚洲

D.欧洲早就了现代世界,现代世界早就了欧洲

 

查看答案

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茶叶已成为普通消费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