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①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 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 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理由是“上户自足,无假(借)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名为厚民,实乃剥下;名为惠民,实有利心。”这是反对( )
A.方田均税法 B.免役法
C.青苗法 D.保甲法
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制兼并的外貌。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宜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 )
A.节流增收 B.打击富豪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抑制兼并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解决该问题他颁布了( )
A.保甲法和保马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市异法和募役法
苏轼对青苗法评论道:“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之弊。”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青苗法实现了最初目的
B.农民解除了高利贷负担
C.反映了青苗法的实效与初衷相背离
D.守旧官僚群起反对王安石变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