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欧洲列强的干涉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表明北宋政府:(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
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以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解决“恩荫”选官的弊端
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针对的是当时( )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