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除旧布新 ②关注民生 ③国富兵强 ④ 最为彻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 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