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类型。
图景类型 | 大停滞的世界 | 大分化的世界 | 非国家化的世界 | 大融合的世界 |
特征 | 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 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 | 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 | 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 |
根据材料,任选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两种典型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可以对材料中所描绘的典型未来图景认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发展图景类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人口的流动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向外移民逐渐成为一种日常事务,向北美和澳大利亚的移民,1871——1880年为157万人,1881—1890年为238.8万人……当一个民族占据了世界上极为广阔的空间时,对于缓解其母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给那些在当地社会没有发展希望的人一个退出机制),使其政治改革能心平气和地进行,显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
——陈晓律《1500年以来的英国与世界》
材料三:1937—1945年大量企业家、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随企业大量迁往西南,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就超过2万人。高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九以上、中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五以上西迁……中国人牢不可破的地方观念被打破,新风俗、新习惯不断涌入。
——忻平《灾难与转折:1937》
(1) 材料中的观点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奉为准则,试分析其受推崇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人口流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
法国人在西方常被视为“异类”,在工业化、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有意识地守护和保持可能消泯的某些根本性的东西。代表对人类古老的感官价值的执着和迷恋的葡萄酒、服饰、化妆品,成就了“法国制造”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产业和国际品牌。这反映了( )
A.传统产业迟滞了全球化过程
B.民族性与全球化可以协调统一
C.法兰西民族具有一定保守性
D.全球化推动了发展的多样性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材料中英国下议院“长方形的结构”凸显出的政治内涵是 ( )
A.通过争鸣与对抗实现理性决策
B.长方形结构比半圆形结构方便
C.标志着英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D.有利于议会更好地通过决议
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
A.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
B.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D.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
他(梭伦)既然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他的法律,大家都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这说明( )
A.人亡政息将会危及雅典城邦
B.梭伦改革遭到大多数人反对
C.城邦领袖无权制定法律条文
D.法律一经制定具有至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