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由材料中“剪掉辫子”和“独立”、“鞑子”可判断,“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民族独立,而不是移风易俗,故A项错误。 B项,题干中的“鞑子”是指满州人,歌谣讲的是要剪掉辫子,要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说明民族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 C项,歌谣反映的是民众对清政府的反抗心理,无关民族自治,故C项错误。 D项,题干中歌谣主张的是反对满清的专制统治,未涉及“反帝”。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满分5 manfen5.com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查看答案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查看答案

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天宝中……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成出于是。

——(唐)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三)

材料二   说到科举,人们总要提起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话。……与李世民这句名言很相似,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在有人批评八股取士时也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美才,其术美善于此。”一“入彀”、一“牢笼”、“驱策”,两者似乎并无二致,都是利用科举考试为君主服务。

——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

材料三   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有何不同?

(2)材料三中康有为把清廷割地赔款都归咎于八股取士,你是怎样理解的?试说明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千秋功过话科举”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