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专利制度是一种利用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确认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以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的制度。从晚清至民国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利制度也有所损益。 A项,民国初期,经济法体系尚处于初建阶段,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故A项错误。 B项,晚清时期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长期享有生产经营垄断权,而民国初期规定专利保护的最高期限只有5年,这有利于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权,以经济立法的形式鼓励工商业的自由竞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 C项,题干中只提到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工商业发展,并未涉及到限制官营商业发展的问题。故C项错误。 D项,题干中只提到周学熙为其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未获批准,不能由此推出当时经济法规得以完全执行。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

 

查看答案

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

A.从农耕文明开始转向工业文明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特征

D.民主思潮给社会带来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

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

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