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提示:可结合政治或经济的史实。)

 

示例: A(明清时期)关系: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2分) 阐释: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4分) B(近代前期)关系: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阐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大量从中国收购茶叶、生丝等农产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 C(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系:被孤立、被封锁。(2分) 阐释:新中国成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于全球化大潮之外。(4分) D(改革开放以来)关系:对外开放、积极参与。(2分)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与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中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内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也可运用必修一知识作答: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全面深化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根据这一时期对外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回答即可,并结合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阐释;近代前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根据这一时期中国面临列强侵略而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相关史实阐释说明即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根据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阐释说明即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根据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及历史意义阐释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8年2月蒋介石下令将重要钢铁厂择要迁移,由中心城市迁往重庆一带,并组建迁建委员会监督执行。据统计,从1 938年8月到1 940年12月底,迁移厂矿共448家,机器材料约17万吨。这一举措(   )

A.增强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B.对民营企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C.为抗战大后方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D.加速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的进程

 

查看答案

张裕公司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酒生产企业,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之后几年内,产品行销出口,效益颇丰。这一时期,张裕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影响           B.国民政府重视

C.经营理念创新           D.国家政局稳定

 

查看答案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C.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查看答案

从1888年至1 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   )

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

 

查看答案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

A第二次T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