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后...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后谈到:“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代议士都变成了‘猪仔议员’,有钱就卖身,分赃贪利,为全国人民所不齿。各国实行这种代议政体都免不了流弊,不过传到中国,流弊更是不堪问罢了。大家对于这种政体如果不去闻问,不想挽救,把国事都托付到一般猪仔议员,让他们去乱作乱为,国家前途是很危险的。所以外国人所希望的代议政体,以为就是人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之计,那是不足信的。”“现在世手上所谓先进的民权国家,普遍的只实行这一个民权(指选举权一笔者注)”势必会导致“政府过于专横,人民没有办法来管理。不管人民是怎么样的攻击,怎么样颂扬,政府总是不理,总是不能发生效力。”1924 年在由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民权运动之方式,规定于宪法,以孙先生所创之五权分立为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已。因此,既以济代议政治之穷,亦以娇选举制度之弊。”孙中山还指出“但此种民权,不宜以广漠之省境施行之,故当以县为单位。而在中央则要另外寻求替代方案,即由每县各选举一名代表,组成国民大会,代表人民行使中央政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倡直接民权的原因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直接民权说的内容并简析其历史地位。

 

(1)原因:代议制的弊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人民只有选举权难以监督政府。目的:实现民主政治。 (2)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历史地位:代议制的补充;三民主义的发展;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孙中山提出民权学说,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各国实行这种代议政体都免不了流弊”“普遍的只实行这一个民权”势必会导致“政府过于专横,人民没有办法来管理”和辛亥革命不彻底;第二问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 (2)本题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第二问学生答出民权思想的地位和是否具有可实施性两个方面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面,故史家称之为“孝宣之治”。

材料一:公元前66年,宣帝下诏:“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盐之食,而贾成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针对“畜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徒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户。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67 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

材料二: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久任”制,百姓知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服从其教化”。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硕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公元前67 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66 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他还先后多次下诏,大赦天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汉朝实施的“盐铁官营”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1928 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在世界近代史上,一个个大国凭借各种有利因素,迅速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崛起就曾经震撼全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在大陆会议下集会的美利坚联盟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说明我们的严正意向,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也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有权采取的一切行动。

——《独立宜盲》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 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 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 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 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等

材料三:人们在描述20 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 … 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 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

——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赶讲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立宣言》发表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国内因素。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欧洲的衰落”所持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1981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采纳了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其主要日的是

A.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B.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

C.迎接“新经济”到来        D.促进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 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 %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