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19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各地区之间曾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19世纪,图中的甲乙丙丁各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有主动地迁徙,也有被迫地迁徙,请选择其中两个地区,概括其人口迁移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满分5 manfen5.com

 

 

信息:人口从X地迁往Y地(2分,要准确对应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名称。) 示例1:人口从丙地(欧洲)迁往甲地(北美洲或新大陆)(2分) 说明:原因:新航路开辟及“地理大发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受人文主义的影响,西欧各国国民有冒险精神;欧洲人口增长导致人口压力加大;为躲避欧洲的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16世纪末17世纪初大量新教徒选择迁移北美;西欧各国推行了鼓励殖民的政策;美洲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北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扩展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推动了北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拓展,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进一步密切;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示例2:人口从丁地(非洲)迁往甲乙两地(美洲或新大陆)(2分) 说明: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新航路开辟及“地理大发现”; 西欧各国推行了鼓励殖民的政策;非洲地区的落后,奴隶买卖现象严重;新大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进行的 “黑奴贩运”。 (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社会倒退;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黑奴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了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进一步密切。(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示例3:人口从丙地(欧洲)迁往乙地(南美洲)(2分) 说明:原因:新航路开辟及“地理大发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受人文主义的影响,西欧各国国民有冒险精神;欧洲人口增长导致人口压力加大;西班牙、葡萄牙热两国衷于传播天主教;西葡两国推行了鼓励殖民的政策;美洲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促进了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拓展,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进一步密切;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可以多角度提取信息,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人口从丙地(欧洲)迁往甲乙两地(美洲或新大陆)可参考示例1与示例3,人口从丁地(非洲)迁往甲地(北美洲)或人口从丁地(非洲)迁往乙地(南美洲),可参考示例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能够得出四地对应地区:甲-北美洲,乙-南美洲,丙-欧洲,丁-非洲,根据“15-19世纪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结合图片可以初步判断此时的人口迁徙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相关。根据提示“主动地迁徙…被迫地迁徙”可以将人口迁徙主要分作两大类:第一类为以早期殖民国家人民为迁徙对象的(主动)移民活动,如人口从丙地(欧洲)迁往甲地(北美洲或新大陆)、人口从丙地(欧洲)迁往乙地(南美洲);第二类为以非洲人民为迁徙对象的(被动)移民活动,如人口从丁地(非洲)迁往甲乙两地(美洲或新大陆)。在考察第一类移民原因应当从欧洲与新大陆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欧洲角度主要考察经济因素(新航路开辟、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扩张性、工业革命)、欧洲的移民政策、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宗教条件,从美洲主要考察美洲的自然条件优越和资本主义发展概况;分析人口迁徙的影响可以从人口流动和世界联系,以及对欧洲国家的推动和对殖民地人民的危害来考察。在考察第二类移民原因可以从欧洲(新航路开辟、移民政策、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非洲的落后来分析;在分析人口迁徙的影响可以从积极方面(世界联系加强、欧洲发展和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推动非洲的客观作用)和消极(非洲的落后和非洲人民的苦难)两个方面来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

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

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

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科举制与户籍制

度的结合渐趋加强”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1947年艾奇逊在白宫秘密会议上惊呼:“在法国,(共产党)有四五名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部长。共产党控制了最大的工会,并在政府各部、工厂、军队中安排大量人员。法国选民将近1/3投共产党的票”,“俄国人随时都可能下手”。这一言论

A.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B.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助      D.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查看答案

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

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查看答案

约公元前420—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该剧作者意图

A.揭露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     B.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C.赞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D.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查看答案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