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思想家对传统的帝王纪年提出了种种变革主张,如戊戌变法提出“孔子纪年”,辛...

中国近代思想家对传统的帝王纪年提出了种种变革主张,如戊戌变法提出“孔子纪年”,辛亥革命时期提出“黄帝纪年”的主张,中华民国成立后使用“公元纪年”。材料信息反映出

A.中国被卷人了世界市场           B.资产阶级思想不断深人

C.近代中国思想逐渐科学化         D.民主革命扩展到思想领域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所学,在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借用孔子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而出现“孔子纪年”,辛亥革命时期推翻了封建帝制,提出“皇帝纪年”带有狭隘的民族色彩,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纪年方法,这反映出资产阶级思想的不断发展深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 ”,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

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           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

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           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

 

查看答案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室帝权威

 

查看答案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

A.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        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

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        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顺治八年施琅与郑成功反目,郑成功诛杀施琅父兄,施琅再次降清。康熙三年,施琅两次进军澎湖、台湾。但因飓风所阻,均以失败告终。清政府没有采纳施琅再次上疏要求征台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康熙十九年,“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康熙二十年,施琅再度被任为福建水师提督,他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全心筹措征台计划。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统率大军进军台湾,郑军投降。施琅并不讳言“窃意藉此可雪父弟子侄仇恨。”但他收复台湾之后,礼待郑氏集团,公义私恩清清楚楚。这对于稳定台湾的局势,争取台湾军民的拥护,使清政府有效地控制台湾起了重要的作用。收复台湾后,康熙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施琅上疏力谏,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指出,纳入大清版图可“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同时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无所不有”。施琅还指出:“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他大声疾呼:台湾“断断乎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终于采纳其建议,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

——摘编自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主张收复台湾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施琅在“复台”和“保台”中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