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条 权利方面,...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条 权利方面,妇女生是自由的,而且始终是与男人平等的……

2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保存女人和男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3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而国民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联合。

——奥林普·德·古兹《女权宣言》(1790年)

材料二  拉是1879年上演的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角。下面是她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对话:

娜拉:你认为我最神圣的职责是什么?

海尔茂:还用我告诉你吗?你的职责是相夫教子。

娜拉:我有其他同样神圣的职责。

海尔茂:不可能!你什么意思?

娜拉:我对自己的职责。

海尔茂:万事之首。你是一个妻子和母亲。

娜拉:我已经不再相信那些。首先我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1879年)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共同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权宣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你认为妇女地位的提高应具具有什么条件?

 

(1)社会问题: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低。(2分) 理论依据: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4分)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或启蒙思想的传播);妇女自身的努力与斗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各国政府的努力等。(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信息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从材料的主要信息可以看出,共同的主题是妇女地位的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权利方面,妇女生是自由的,而且始终是与男人平等的……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而国民无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联合”可以知道是启蒙思想家宣传的主张,如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 (2)此问应该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妇女地位的提高首先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再次就是启蒙运动的推动,如启蒙思想的传播。当然也离不开妇女自身的努力与斗争等等。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民主的表现·妇女地位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引自《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战国策·秦策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商鞅重农的目的和直接影响。

(2)据材料二,惠王杀掉商鞅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商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当时秦国的老百姓不同情商鞅讨厌商鞅变法,为什么当时的秦国人还要“卒行其法”?

 

查看答案

历史实证与历史感悟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历史实证是掌握历史事实并用之证明观点,历史感悟则是了解历史事实和脉络的基础上宏观地考查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

材料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看,你觉得鲁迅的这段名言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试说明理由。并从历史感悟的角度说明鲁迅这段名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思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该逆等乘朕躬不豫,潜谋不轨。……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损益科条,朕何尝概行除旧。……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变法上谕》(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途中,以光绪皇帝的名义所颁布)

材料二  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直到1911年为止,中国政府一直按19世纪90年代所宣扬的,但未见成效的那些方式逐步进行重建。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在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君臣相谈达两个小时。康有为请求光绪帝统筹全局,康有为问:“皇上之圣见既及此,何为久而不单,坐致割弱?’’光绪帝防人偷听,注视一下窗外,然后叹息说:“奈掣肘何!”康有为意识到这是暗不慈禧太后和守旧大臣,但他仍鼓起勇气,激励光绪帝就权力能够做到的先做,行可变之法,也可以救国。他建议不必尽撤守旧大臣,维持他们的高官’厚禄;同时破格提拔有才识的维新志士,山他们办理新政。他认为,这样就可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人教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62页

材料四  1848年革命的掘墓人,竟成了它的遗嘱执行者。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大衅”是指什么事件?从中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此时对康有为持何态度?对戊戌变法又持何态度?依据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19世纪90年代所宣扬的,但未见成效的那些方式”是指戊戌变法的政策,根据材料三, “未见成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末新政是1901年起清政府发起的改革运动,其内容包括改革官制、倡办商业、编练新军,废除科举等多方面,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新政与戊戌变法在内容上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3)欧洲的贵族阶级残酷地镇压了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但随后,以俾斯麦等为代表的转型贵族势力又采用改革和王朝战争等方式实现了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结合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关系,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据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历史潮流”这一概念?

 

查看答案

洋务派通过对以往中外交涉教训的总结,认定“中国理有余而力不足”;而“防务未修”则是中外交涉屡屡失败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A.洋务派准备购买西方先进武器

B.洋务派要大力兴办民用工业

C.近代中国海权意识萌发  

D.洋务运动没有增强军事力量

 

查看答案

有史学家认为:人才的跨国界流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远洋探险和殖民活动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论据的航海家的活动是(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A.①②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