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自秦汉以来即以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秦始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自秦汉以来即以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秦始皇时期颁布“初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所有人亦均需登录年庚,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隋唐时期“手实”(户主自己具状申报户内人口、田宅)成为户口调查登记的基本方法,户籍大体上按人口、公课、土地三部分登载,天宝以后“公课’’部分逐渐消失。此外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唐律.户婚律》规定了对隐漏户口的惩罚办法。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洪武十四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尸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顺治三年诏今天下“编审人丁’’,但其主要是纳粮当差的财政意义,无补于知悉实有人口数额。随着“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

一一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因素。

 

(1)秦汉时建立起户籍、土地、赋税三位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不断强化(或:至唐朝,把户籍事务列入法治范围);明清时期赋役、户籍和社会治理进一步结合。 (2)因素:①封建经济发展;②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的变化);③政权更替和战乱的影响;④加强社会控制的需要(答出3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秦始皇时期颁布“初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隋唐时期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洪武十四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尸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可知秦汉时建立起户籍、土地、赋税三位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至唐朝,把户籍事务列入法治范围;明清时期赋役、户籍和社会治理进一步结合。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信息“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可知受政权更替和战乱的影响,联系所学,可以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回答。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户籍制度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论道:“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汲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愈多,信息交流关系到社会群体是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酷爱走动,全国各地都喜欢去看看,但却不喜欢出国。他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开始后仅两个小时,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贺电就发到了中南海。两个月后,新中国主席毛泽东决定亲赴莫斯科访问。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商谈废除不平等的中苏旧约,签订新约;寻求苏联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此次出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出访。第二次是在1957年11月,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出访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简称莫斯科会议。因为在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泄露之后,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引起了思想混乱,所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互相交换意见,认为有必要召开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这两次出访的目的地虽然相同,但出访过程、所受待遇却截然不同。

材料二   中国日报网2016年1月26日电: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外交活动。习主席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世界媒体纷纷对习主席的中东之行“点赞”。 彭博社报道称,“在世界最动荡地区之一的中东,习近平完成了一次旨在提振中国在该地区外交影响力的行程。”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报道称,“习近平中东之行对成就中国的全球经济、政治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两次出访苏联时的国内外环境。概括说明这两次出访活动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原因。当前,我国外交的基本政治目标是什么?

(3)习近平的出访与毛泽东出访时相比国际国内局势的显著变化时什么?

 

查看答案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分权是历史发展无奈的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