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127天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摘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美国1787年宪法更为进步吗》

材料二  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参议员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员38人,占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81.67%,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88.1%,35岁以下有37人,占71.43%。这些人有革命热情,有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在制定约法时,意见往往“高度一致”,由此固然能够制定出一部足够民主的宪法,但其制定人员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立宪派、旧官僚、大地主、旧式知识分子、乡绅、农民、工人等的利益和要求在约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袁世凯的势力未能参与宪法的制定,因此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便不遗余力地破坏宪法(1914年《临时约法》即被废除)。

——摘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美国1787年宪法更为进步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制定人员构成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从宪法制定人员的构成特点上看,分析其各自带来的影响。

 

(1)差异: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国以年轻的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同盟会员为主,成员比较单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影响:美国: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民国:使得制定出来的约法不能够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米之后未参与制定约法的各方不仅不遵守约法,甚至破坏之。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材料二“其中同盟会员38人,占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81.67%,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88.1%,35岁以下有37人,占71.43%”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从宪法制定人员的构成特点上看”等关键信息,依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材料二“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立宪派、旧官僚、大地主、旧式知识分子、乡绅、农民、工人等的利益和要求在约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袁世凯的势力未能参与宪法的制定,因此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便不遗余力地破坏宪法(1914年《临时约法》即被废除)”等分析与归纳即可。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1787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万历七年(1579)正月戊辰,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毁天下书院。“是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

(《明通鉴》卷六十七)

张居正在书信中有一篇夫子自道,他说:“(讲学)其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嘉隆之间,深被其祸,今犹未殄,此主持世教者所深忧也。”(《张太岳文集》卷二十九,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上《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因此他力主“不许别创书院”。(《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九)

——摘编自毛佩琦:《所谓“张居正改革”根本谈不上是改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禁毁天下书院的背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禁毁天下书院的目的及影响。

 

查看答案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史·近代史编》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摘目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整体

结束语  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一卷  文艺复兴1493~1520

第二卷  宗教改革1520~1559

第三卷  反宗教改革运动和价格革命1559~1610

第四卷  西班牙的衰落和三十年战争1609~1648/59

第五卷  法国的优势地位1648~1688

第六卷  英国和俄国的兴起1688~1715/25

第七卷  旧制度1713~1763

第八卷  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1763~1793

第九卷  动乱年代的战争与和平1793~1830

第十卷  欧洲势力的顶峰1830~1870

第十一卷  物质进步与世界范围的问题1870~1898

第十二卷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1898~1945

——摘自[英]埃尔顿编《新编

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据材料,指出两本著作关于世界近代史叙述的差异(至少两点),你认为哪一部著作更合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 2岁。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他们是从当年14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9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

1978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情况

系别

姓名

派往学校

所学专业

回国时间

化工系

曹小平

伯克利加州大学

理论固体物理

1981.4.11

无线电系

彭吉虎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

波导光学

1981.1.3

工程物理系

张育曼

伯克利加州大学

反应堆物理计算

1981.10.19

工程物理系

赵南明

伯克利加州大学

生物物理

1981.4.14

计算机系

郑衍衡

普度大学

平行处理及多机系统

1981.3.6

自动化系

李衍达

MIT

地震波的信息处理

1981.4.11

水利系

张楚汉

伯克利加州大学

坝工抗震

1981.6.1

机械系

柳百成

威斯康星大学

铸工冶金学

1981.1.1

化工系

催国文

MIT

高温陶瓷

1981.1.1

 

 

 

 

 

 

 

 

 

 

 

——清华大学新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70年代和1978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两次赴美留学出现的原因,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部分与会代表在马德普拉塔组织了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

A.该贸易区难以达到利益均衡的理想 

B.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

C.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人贫富差距

 

查看答案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