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朝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开启政治体系内的调适性变迁,走君主立宪路径来建构现代国家。日俄战争的结局带给朝野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新政立宪遂成时代潮流……作为变革反对者的朝廷守旧派遭受重创,恪守祖制拒绝变法已无市场,慈禧太后等戊戌政变的刽子手很吊诡地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遗嘱执行人。

——摘编自曹振华《清末帝国体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直隶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慈禧一干人眼里,中国的宪政模式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随后,清廷又派大臣达寿于1908年考察日本宪政,确定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终于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九年筹备清单》。其中十四条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却使得朝野真心立宪的积极分子被浇了一盆冷水。而嗣后的皇族内阁的出台更昭示了清廷单方面主导的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的理由。

 

(1)背景:国际方面,日俄战争的结局带来了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在华利益,要求清政府顺应潮流进行变革。国内方面,守旧派遭受重创,新政立宪成为时代潮流并形成政治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慈禧太后等最高领导人试图挽救统治权的危机。(答出两点即可)(2)理由:仿行日本立宪君主制、制定宪法规定皇室大权、漫长的预备立宪期以及组织皇族内阁等,表明清末立宪的实质是加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新政的背景,学生注意从当时国内、国际两个因素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预备立宪政策的认识,学生从该事件的过程最后得出该事件的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手段而已,使清政府陷入了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本题难度偏大,要求学生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与概况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克伦威尔对西方物质文明的贡献,还是以间接地在精神方面发生启发作用为主。他的共和和护国都是由环境造成,也不能在历史上长久立足。”这里的“环境”不包括(  

A.英国内战结束

B.国王查理一世被议会审判处死

C.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D.英国政党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非日本之胜我也,乃吾闭关之自败。”这表明康有为(   )

A.充分认识到闭关锁国的严重危害

B.对问题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

C.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D.为日本侵略中国开脱罪责

 

查看答案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查看答案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