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A项正确;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导致等级品位发展到新的高度,B项正确;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C项错误;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名师点睛】 此题是否定型选择题。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查看答案

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

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于成龙)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谱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着青菜或豆腐,江南人呼为“于青菜”,他的几个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或木棉袍,未曾穿过一件裘皮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豪猾之人再也不敢张扬,甚至率家远避。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民风为之一变,

——摘编自李治亭《“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拒“礼”之道》

材料二   于成龙,山西永宁州(今离石市)人,康熙时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两江总督、康熙皇帝称其为“今时天下廉吏第一”,并制诗褒奖,清史有传。顺治十八年,45岁的于成龙出任广西罗城知县,从此踏入仕途,历任知州、知府、道台、臬台、藩台、巡抚、总督等要职,其间几经坎坷,备尝艰辛。他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流惠一方,被百姓称为“青天”;他箪食瓢饮,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于成龙使南京吏风、民风大为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眼前的乌克兰危机,以及其他国际问题让德国对一站的噩梦历历在目,但德国《明镜报》评论员迪耶兹(Georg Diez)曾在7月25日评论提醒说,一战时代的欧洲局势虽然对当下的格局或有借鉴之处,但其实早已脱离今天欧洲的国际格局了。

他引述此前出版的《梦游人》书中,有关“一战爆发,国国有责”的核心论点,表示各国不应该过于重视一战爆发有何借鉴之处,而是一战中到后期时的寓意。

迪耶兹写道,欧洲和美国在一战之后,虽然重新划分国界、设立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却最终随着美国陷入孤立主义而无法贯彻始终,导致战争的爆发,来表示合作的重要性。

——摘编自《全球新危机下纪念一战百年

材料二  一旦乌克兰在军事上彻底转向北约,则在风云紧急之际,美国和欧盟足以对俄罗斯“一剑封喉”。如此,俄罗斯被逼迫处于同德、法、英三国相等的地位,与崛起于东欧成为地区一霸的愿望就几乎绝缘了。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已经度过了阵痛期,近年能源收入赚得盆满钵满,政界强力人士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一趋势又违背了欧盟尤其是美国的战略利益。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以来,美俄的矛盾趋于尖锐化,难于调和。这是战略博弈的双方在现实政治层面的考量。

——摘编自薛理泰《马航事件的大国际战略博弈》

(1)根据材料一,在今年“一战”百年时,德国人迪耶兹是怎样看待“一战”与当今“乌克兰危机”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出现的原因及你对“乌克兰危机”出现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边区政府于1937年5月通过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制定了“普遍、只有、直接、平等”的选举原则,依照选举原则,依照选举条例的规定,除极少数汉奸特务、依法被剥夺公民权的犯罪分子和神经病患者以外,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周岁,部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1941年普选时,参选率平均是80%,晋察冀1940年区选时,参选乡民的比例奕在80%——90%之间,在敌寇扫荡之下的游击区,公民参选率最高也在90%以上,大部分在88%左右,在参选公民中,真正的下层人民、工农群众的积极性是最高的,据冀中区的定南、深极、安平、饶阳、博野、清苑等七县1941年选区统计,贫农参选率村为85.92%。

摘编自《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37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陕甘宁边区实行普选的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