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办起了中国第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资委会开始对汽油、煤炭等国防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当年怎样“向资本家学习”,罗斯福又是如何“领会社会主义精神”的?

材料三

洋务运动

实业救国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一五计划

大跃进

 

 

(3)从表格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指出其与工业化的关系,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文字说明逻辑清晰。)

 

(1)目的:富国强兵(或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朝封建统治。(4分) 原因: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改善人民生活;苏联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6分) (2)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恢复发展经济;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4分) 罗斯福:借鉴计划经济体制,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参考一:洋务运动 关系: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阐释:洋务运动兴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培养了近代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参考二:一五计划 关系: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或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阐释:先后建成汽车、飞机制造、机床等工业项目,优先发展承工业,改变了我国工业结构,增强了基础工业实力,加强了国防建设,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了满族贵族的奢侈需要,近代带洋务运动则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第二问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直接结合材料分析,从材料“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2)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列宁主要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发展经济,准许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经济;罗斯福主要是实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正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任选一个历史事件进行阐述,若选洋务运动可以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个角度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若选择一五计划可以从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这个角度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和教训·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新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跨度大,考查了中外历史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其中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称为退却的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的恢复发展,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在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为各国所效仿。美国是在战前进行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民政府在为抗战准备的过程中形成了官僚资本主义,严重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贡之后,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琉球、安南、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

——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材料二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朝贡制度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引起世人忧虑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国家之间对抗日益激烈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查看答案

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年-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

项目                       年份

1913

1921

1923

1925

1926

工业产量比重

生产资料能力

40.7%

43.7%

48.1%

43.4%

43.9%

消费资料能力

59.3%

56.3%

51.9%

56.6%

56.1%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图是1985年拍摄于云南的照片《集市上的缝纫摊》。对这张照片合理的解读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人力缝纫机成为家庭最重要财产

C.服装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额供应

D.个体经营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兴起

 

查看答案

建国后到2005年,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中国政府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被称为“夭折的计划”。导致“二五”计划“夭折”的直接原因是

A. “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B.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C.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