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良知”的途径是(   )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D.行优于知

 

C 【解析】 试题解析: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方法论,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故C项正确;王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也只是认为两者不分先后,知行并进,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  

A.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B.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

C.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D.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设置郡县是领土扩张的需要

B.血缘关系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

C.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D.县的地位高于郡,郡县两级制形成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垦殖。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

材料二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疆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史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恬为加强边防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

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七条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第五十五条 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第二款)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

第五十六条 枢密顾问依枢密院官制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日本国民之意志为依据。

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与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九条 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第五十五条 对有关议员资格的争议,由两院自行裁决。但撤销议员资格,必须有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决议。

第六十五条 内阁按照法律规定由其首长内阁总理大臣及其分国务大臣组织之。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内阁行使行政权,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1946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近代以来形成的两种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宪法对日本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隋书,食货志》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大索貌阅之后,大臣高颖又认为长吏肆情,遂请行输籍之法。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写成定簿,并根据户等高低征派赋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甘心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样既调动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隋代农民赋役较前代有所减轻,但是纳税人口却比前代成倍激增,隋朝经济改革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由此一目了然。

——摘编自《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