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C 【解析】 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三省长官权力受到了限制,这说明了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C正确。此时,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B错误,新设官职与其并存,并非融入。D错误,不符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关系的变化往往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500年,……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体的世界。

——《全球通史》

(1)大约1500年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得“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美结成战时盟友。受美国政策影响,1942年10月英国决定就在华治外法权和有关其他特权问题与中国政府重开谈判,以求签订公平合理的新条约。但在英国提交的草案中未涉及九龙新界租借地问题。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认为,英国如开归还殖民先河,将失去大部分土地,对英帝国造成沉重的打击。因而主张英国拒绝放弃,此建议获得战时内阁和丘吉尔首相的支持,英国政府表示将持强硬立场,甚至不惜牺牲新约。……在美国的干预下中国政府最终未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收回香港。

——陈晋文《论中英香港问题的交涉(1927—1945)》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未能收回香港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1949到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和国际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国际关系。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和中国各自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说明西欧和中国不同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1949—1978年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摘编自中国网《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材料三  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的成因。

(4)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纵观经济发展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 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概要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梁启超的法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用史实说明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4)综上,谈谈法律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有何共同作用?你能从中得出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可以断定,同质化的确正在发生,虽然它带有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多样化的区域性变化”。其判断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A.全球化增进了各个地区的联系

B.“冷战”结束促进欧洲开始联合

C.全球化使文化呈现统一性

D.区域经济组织的大量出现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他们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为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  

A.城市中心革命论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