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2年8月12日,《申报》载:“考泰西各国,人才之所以胜于中国者,取士之法不...

1902年8月12日,《申报》载:“考泰西各国,人才之所以胜于中国者,取士之法不同也,今中国宜仿其法,人才概取诸学堂,方可用世。”该报认为科举应被停废的立足点是

A.科举本身的历史积弊                 B.西方国家无科举有学校

C.推行新政,兴办学堂                 D.科举制度的时代局限性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涉及科举的历史积弊,故A项错误;西方国家仿效中国科举取士,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今中国宜仿其法,人才概取诸学堂,方可用世”可知,推行新政、兴办学堂是科举应被停废的立足点,故C项正确;科举制度的时代局限性是应被停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清末新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B.美国国家力量有限

C.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美国传教士的反对

 

查看答案

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查看答案

《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近半在河南。这反映出汉代

A.河南手工业最发达                 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

C.冶铁技术相当成熟                 D.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查看答案

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汉文帝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

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     

B.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

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      

D.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指出,盐税日增,从原来三十三万两千余贯,增至熙宁六年四十丸万九千余贯,使当地百姓不堪其负。他请求朝廷“特赦两路应贩盐小客,截自三百斤以下,并与权免收税”。九年后又提出罢官府榷盐,使失业逃亡的灶户得以归业。苏拭认为,古代人口数就是参加生产的人数,人众国富。但汉代以后,情况有所不同.隋代是汉代以后人口最多的王朝,却不过二世就灭亡了。宋代人口之多甚至成为祸患,因为非生产人口太多,导致国贫民困,苏轼提出了“安万民”措施“均户口”,即通过移民使人口与土地资派有效配置。苏轼知杭州时运用价格杠杆提高常平仓收籴农民米价格,使农民未尽归常平仓,而诸郡富民“收籴厚利”的计划落空。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苏轼的经济管理思想》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轼的经济管理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给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轼经济管理思想的主要主张并加以评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