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辇下风时记》记载:“长安务本坊西市是鬼市,或风雨曛晦,皆闻其喧聚之声。秋冬夜...

据《辇下风时记》记载:“长安务本坊西市是鬼市,或风雨曛晦,皆闻其喧聚之声。秋冬夜多闻卖干柴,云是枯柴精也”。唐“鬼市”的出现体现了

A.市民阶级的断壮大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商业迷信色彩的增强                  D.商业活动受时间限制

 

D 【解析】 试题分析:“鬼市”即夜市,与迷信色彩无关,排除C项;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出现于宋代,A、B不对;唐代对市有严格的时间和地域限制,长安城内实行严厉的“宵禁”制度,导致长安城内“鬼市”不可能定期举行,只能在管理较松懈的“风雨曛晦”或“秋冬”夜晚举行,“鬼市”上有干柴买、卖。这说明唐代商业活动受时间限制,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易错警示】“市”的发展以北宋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北宋之前,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政府管理严格。从宋代开始,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章太炎曾指出,庄子的根本主张就是“自由 ”“平等”,却又不同于近代观念里的“自由”,堪称洞见。针对“自由”,庄子主张

A.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B.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C.圣人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         D.权不欲见,素无为也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两季)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宗法政治渐趋瓦解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沈括(1031—1095浙江杭州人,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沈括“博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不通,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如《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沈括用晷、漏观测发现了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运用类比、归纳的方法,以体积公式为基础,把求解不连续个体的累积数,化为连续整体数值来求解,开创了中国垛积术研究的先河;通过实验证明了磁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

李约瑟评价说: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摘编自周宝珠简明宋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沈括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括科技成就的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第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以色列独立国家的宣告激起了以色列与众多阿拉伯军队之间一系列的军事冲突,持续了50多年。

1991年10月,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召开,确立“土地换和平”基本原则,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随之作出历史性决定:通过谈判实现巴以和平。 1995年主张与阿拉伯人和解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去世,……2003年4月,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制订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路线图”包括三阶段内容,旨在结束巴以冲突并建立巴勒斯坦国。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巴以长期冲突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冲突造成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取。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对内独裁:镇压二次革命,取缔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和强制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对外出卖国家利益,1915年5月与日本政府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12日接受推戴为中华帝国皇帝,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公然复辟封建帝制。面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915年底至1916年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维护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度。在全国人民反对下,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为彻底推翻袁的独裁统治,5月8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洋政府的军务院。不久,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益陷窘境,6月6日忧病而死。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