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四民异业而同道”说明在王阳明看来士农工商四种不同社会阶层,尽管所从事的行业有所不同,但均是为了“有益生人(民)之道”即为民的生存而服务,从“道”(天理)的层面而言四者完全没有差异和高度统一,因此王阳明在此强调的是如何用心正确对待人生事业和所处境遇问题,故答案选D,四民秩序不是材料中体现信息,A错误;整个社会发展不是王阳明思想,B错误;关注民生不符合心学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的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查看答案

荀子《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据材料可知是荀子的

A.天人相分的思想                   B.天行有常的思想

C.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D.唯心主义的思想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建国大纲第一条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标示革命建国的方针-并明定建设程序为军玫、训政和宪政三时期……为国民革命的革命法典。

材料二(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宣言中,昭示要端四点:

1.国民政府之职责,在履行中山先生的遗志,贯彻国民革命志业。

2.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平等自由之中国,首在废徐不平等条约。

3.废除不平等条约,当召开国民会议为执行之枢机,以收回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夺去的主权。

4.执行国民党党纲及政策,扫除障碍,从事建设。

——摘自王正华:《国民政府初创时期之组织及党政关系》(1925年)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国民党革命建国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建国方针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满分5 manfen5.com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