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问题: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3)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1)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明朝统治;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2)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②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③ 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④ 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天朝特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3)危害:不仅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明朝目的依据材料一中“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信息从“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归纳答案;清朝目的依据“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的信息归纳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明朝政策以及材料二中清朝政策并结合所学从“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以及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等角度归纳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能力,闭关锁国政策主要使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与世界,结合所学从“不仅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角度回答。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康熙帝曾经下令,南洋一带的商人须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更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以上政令体现的信息不包括(  

A、“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有很多商人到东南亚贸易

C、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人口多,主张中国人移民海外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查看答案

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贸易,这种贸易的目的不包括(   

A、宣扬和炫耀国威                  B、加强和各国的联系

C、广采异域珍宝和特产              D、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查看答案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