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

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

A.传统手工业已消失   

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进口的棉布越来越多,冲击了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导致耕织分离,小农经济解体,故A正确;外贸格局仍以进口鸦片、棉花、棉纱为主,排除B;小农经济解体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C项消失错误;小农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D项较快发展说法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名师点睛】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查看答案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查看答案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   

B.制瓷业出现区域性分工

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   

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查看答案

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负责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也有专向客商出租铺宅舍的现象。这反映了

A.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B.经商方式灵活多样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