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抄录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后的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 (2)农奴制度下,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在经济方面: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1861年以后,俄国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世纪后期,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政治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材料三中的观点认为这场改革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事求是的。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的信息并结合农奴制改革实质从“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农奴制改革内容经济从废除农奴制,政治从近代化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从“这场改革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事求是的”的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历史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百度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三: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史公日:“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    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    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卷68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卷87

请回答:

(1)材料一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标准的认识。

(2)据材料二、三,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

(3)有人认为“秦能迅速吞并六国,全赖商鞅的军事改革”,谈谈你对该认识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九国志·郑璠传》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梁录》

材料二: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1905年爱因斯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物质波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材料三: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四: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并归纳分析人类对时空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

(4)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查看答案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意)彼特拉克《歌集》

材料二: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得到释放和施展。……当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当时,仅仅依靠一群文人的思想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些文人在当时不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有的甚至还是政府排挤打压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再者封建制度的沉疴积重难返,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沉暮之年,整个社会的衰落也是历史所趋,

——张辑《试寻文人画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共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其“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东西方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