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苟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

据《苟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 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 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可知,这反映了官员对手工工匠的管理,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是被管理者,故A项排除。市场经营不等于手工工匠,故C项排除。匠户也属于被管理者,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官营手工业 【名师点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查看答案

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查看答案

广东连县一座西晋古墓中,曾出土了一方陶质掣田、耙田模型,水田呈长方形,中间有一田埂将田地分为两块,一块田中有一人用牛犁田,另一块有一人用牛耙地,水田四周筑有拦水田埂,四角有漏斗状排水、灌水设施。据此可知,西晋时当地

①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征 

②曲辕犁技术已经全面推广

③农田配套了合理的水利排灌设施

④陶制品在社会生活中仍占一席之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