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议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议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

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

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

D.可说明唐代的市已有突破性发展

 

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可知唐代晚期夜市存在,说明的市已有突破性发展,故D项正确。“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议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说明《唐六典》中没有关于夜市的记载,故A项排除。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记载失实与否,需要具体考证,故C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夜市 【名师点睛】夜市最早出现于盛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是主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 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 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查看答案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己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查看答案

据《苟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 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 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查看答案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查看答案

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