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D 【解析】 试题分析:革命史观强调阶级矛盾和革命斗争,材料“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反映了这一特点,故D项正确。文明演进的角度强调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进步,故A项排除。近代化的角度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演变,与材料不符合,故B项排除。地主阶级的角度强调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法定洋务运动,故C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性”的典型事例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说:“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之人之业,夺之不己,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错误的是

A.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在华垄断

B.客观分析了中西方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

1913

1933

种植业、渔业、林业

68.5

67.0

64.0

手工业

7.7

7.7

7.4

现代制造业

0.1

0.6

2.5

采矿业

0.2

0.3

0.8

电力

0.0

0.0

0.5

现代运输业

5.1

4.6

4.0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①自然经济仍然占圭导地位②现代产业有所发展③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④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

 

查看答案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