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结构解体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

D.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中国农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结构解体包含农业和手工业,材料未涉及手工业,故A项排除。这种发展与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B项排除。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影响,属于备考重点知识之一。其影响有: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时期,船务大臣黎兆棠说:“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材料说明

A.开办新式教育是应对时变的长远之计

B.近代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传统儒家思想

C.实行机器大生产成为多数国人的共识 

D.部分官员开始探索政治体制上的变革

 

查看答案

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性”的典型事例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说:“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之人之业,夺之不己,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错误的是

A.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在华垄断

B.客观分析了中西方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