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 A. 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

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

A. 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B. 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

C. 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                     D.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主是雅典的独创,故 A 项错误;在平民和自由民的努力下,罗马法逐渐从习惯法走向万民法,故 B 项正确;帝国疆域扩大只是万民法出现的原因,故 C 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不是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的原因,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原因 【名师点睛】罗马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背景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佛教思想        C.汉代儒学        D.宋明理学

 

查看答案

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出现,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B.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

C. 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永嘉人,世称水心先生,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学术之会,总为朱(熹)、陆(九渊)二派,而水心龂龂(争辩)其间,遂称鼎足”。叶适批评朱、陆等人“专以心性为宗主”,耳目之官废而不用,其结果只能是“舍实事而希影象,弃有用而为无益?此与孟子所谓‘毁瓦画墁’何异,盖学者之大患也。”

叶适曾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官职,对现实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切。著述甚多,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财政、金融、民事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崇义以养利”,“不抑天下之道”,“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摘编自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适上述主张出现的背景。

(2)叶适学术地位很快衰落下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 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 缓冲国的国家。”

——摘自[英国]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国政策的区别,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所谓白宫者,则渺小两层垩白之室,视寻常富豪家一私第不如远甚。观此不得不叹羡平民政治质素之风,其所谓平等者真乃实行,而所谓国民公仆者真丝忽不敢自侈也。……民主国理想,与此可见。

劳力者神圣成为美国通用之格言,其原因盖由社会党自争权利之思想之炽,亦由上流社会慈善事业之日盛,两者相提携,而得此进步。

——摘自梁启超《新大陆游记》(1903年)

材料二  总统竞选“其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参加选举的政党各以“党派之私见为之,所兢兢研究之问题曰:将由何道而使本党之选举获胜利而已”。看重“一党目前之利害”,而不顾“国家百年之大计”。“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

——摘自梁启超《新大陆游记》1903年

材料三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主张“民为邦本”“主权在民”,“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11月)

(1)概括材料一、二中描述的美国政治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梁启超和孙中山探索近代救国道路的认识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