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描绘的是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图描绘的是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中西文明正在进行双向交流     

B.反映了华夏文明积极融入西方文明

C.揭示了中英技术文明的差距

D.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减速的深层原因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晚清时期“中西文明正在进行双向交流”的表述不合史实,中国向西方学习,不存在双向,故A项排除;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时,仍要求行跪拜礼,不能反映华夏文明融入世界,故B项错误;图片信息无法得出中英在技术方面的差距,故C项排除;通过图片中可以看出在1793年清政府统治者接待外来使团中仍奉行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观念,这也是中国逐渐落后的内在因素,故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晴】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 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的外交理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

A.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坊市制度被打破成为必然

C.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查看答案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

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   

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

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

 

查看答案

据《左传》记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这反映了

A.盟约成为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准则

B.周王与部分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

C.周王与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D.成王通过签订盟约成为天下共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中世纪以来法国和德国就不断发生战争;近年来,两国战争不断,战争的烈度越来越高,破坏性越来越强,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大。

——摘编自曹莉莉《欧盟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德国在欧盟中的作用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

材料二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西德的煤钢工业作为基础,将其他国家的煤钢企业联合起来,把六国的煤钢工业部门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共同管理之下,确定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取消有关关税限制……在这一机构建立后,前西德总理阿登纳说道,此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最终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互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以兵戎相见的状态”。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2)概括煤钢联营组建对法德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利用各种机会对纳粹德国罪行进行真诚忏悔和谢罪,并对法西斯主义进行认真清查,德国人全面和深刻反省纳粹犯下的罪行,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欧洲人民看到了愿意与又受害国人民重修于好的真诚愿望.德国也不断融入欧洲,并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积极推动者。

——摘编自熊光清《百年宿敌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的当前启示》

(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及其启示。

 

查看答案

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之远航是要以德怀远,不仅不事掠夺,而且还送上大量礼物,以寻求对方之“朝贡”。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评价郑和远航时说:“应该特别提到,中国人从不抢劫和屠杀,与葡萄牙人、荷兰人和俊略印度洋的其他欧洲人显然不同。”这种武功对国力的贡现只能是负数,如何能不劳民伤财?其作用只是满足一下帝王们的政冶虚荣心而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哥伦布们远航是赤裸裸的占有与掠夺。萄萄牙的一位远征的船长就公然表示:从好望角前行,我们不愿放过任何东西,而听其逃脱我们的控制,从苏法拉到日本的辽阔领城内的一切,我们都急子染指……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没有占领,没有任何一个角落我们不希望归属于我们。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1)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何时?依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与哥伦布海外活动的特点及其性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难以为继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三

“一带一路”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