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部分学者认为,日军如果像古代游牧民族那样自北而南攻取武汉,可以把中国切为两半,但...

部分学者认为,日军如果像古代游牧民族那样自北而南攻取武汉,可以把中国切为两半,但日军没能实施其既定战略,这是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面的成功。学者肯定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 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C 【解析】 试题分析: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与“自北而南攻取武汉”不合,故A项排除;太原会战与与日本“可以把中国切为两半”战略意图不合,故B项排除;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与国民政府调集主力部队在上海猛攻日军,迫使日军将作战重心自华北转向华东,放弃沿平汉线南下的战略,转而溯长江西进,据此论述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依据题意可知并不是在武汉发生战争,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 1、平津作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向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步步进逼。中国军队第二十九路军相继收复丰台火车站和廊坊,并在南苑与敌血战,不久,北平和天津相继失陷。 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出动20万兵力进攻上海,中国驻军调集40万兵力奋起抵抗,11月12日,上海失陷。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余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底,日军突破中国守军长城防线后,分两路合击太原。中国第二战区急调10余个师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区组织防御。八路军各部全力在正太路以南配合友军作战。激战至11月8日,太原失守。 4、南京保卫战。日军占领上海后,继续向南京进攻。国民政府暂迁武汉,中国军队进行了南京保卫战,12月13日,南京失陷。 5、台儿庄战役。这是中国军队为守卫徐州而与日军进行的一场大战。战役1938年3月23日打响,历时两周,杀敌逾万,国民党军取得了抗战后的一次重大胜利。 6、武汉会战。这是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广大地区,与进攻武汉的日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战,中国军队出动兵力100万,日军出动兵力35万。战役结果,日军伤亡近4万人,但武汉最后失守。 7、豫湘桂战役。此役从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初,历时8个月,日军出动兵力40万,国民党军队弃守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陷入日军铁蹄之下。在此期间,中国组织了远征军,到缅甸等地作战,打通了中国和盟国的陆上交通线。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淞沪会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寮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

A.近代社会转型曲折艰难  

B.晚清改制缺乏社会基础

C.国人思想守旧不愿革新

D.士大夫研习西学已成风尚

 

查看答案

魏派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

 

查看答案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这一成就

A.其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               B.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

C.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               D.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查看答案

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哲学化、思辨化,并影响到艺术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

A.天人一理           B.格物致知        C.反省内心         D.心外无物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