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也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外交礼仪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思想界的变化,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传播到了19世纪末,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 【名师点睛】《南京条约》主要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条约签订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条约签订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查看答案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 

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

 

查看答案

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查看答案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

 

查看答案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折

D.稳定了政局,为国家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