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

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近110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概括材料二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8,每点2分) (2)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2分) 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 (3)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秦汉和唐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分析回答。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朝所沿用;唐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秦汉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如秦朝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朝郡县封国并存,唐朝主要是实行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材料指出“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说明明清两代君权失去制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 (2)第一个设问要求回答近代中国人没有民主权力的原因,这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近代中国近110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要全面,从社会性质出发回答出两个方面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探索和斗争。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考点:中国历史·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条约》第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堂规模也较小。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1872年,制定出《学制》。《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873年,小学入学率为28.1%,1899年达到70%,1905年达到96%。1907年,虽然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入学率并没有因此下降,而是上升到98%,1925年,更达到99%,几乎是百分之百。

——胡茂波《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行政区划分为郡、县两级,以郡统县。汉朝,把一些郡分封给诸侯王,称王国,欲以同姓诸王镇抚天下,拱卫中央。汉初诸侯王掌握着王国的统治权,大的王国可以领有几个郡,景帝武帝以后,才规制一国只管一郡,并且撤销了诸侯王的统治权,王国的官吏也由朝廷直接派遣。从此,郡和国在行政区划制度的实质上已无区别,不同的除了名称外,只是王国的赋税收入不归朝廷而归诸侯王享受。西汉后期,全国有103个郡、国。再说后期。郡县之上又出现了一级行政区叫州。汉武帝时,把全国百多个郡国分为13个刺史部以为监察区域。东汉后期,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在州部改置州牧,赋于该州军、政大权,位居郡太守之上,州才由监察区变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鉴于汉末以来州刺史(州牧)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事实,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防止外重内轻,限制地方势力的膨胀,中央政权不断分州析郡,至南北朝末,州增加到300多个,郡增加到600多个。一州平均只管二郡,一郡平均只管二三个县,一个州总共才五六个县,这样,三级制已无实际意义,徒增冗官冗费,于是隋文帝在开皇三年(583年)撤销了郡,实行州县两级制。

——孙衍铎《略谈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材料二   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处。”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

——《隋书》杨尚希传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到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隋朝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查看答案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建交国数量最多时的主要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