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后建立起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如何实现伊壁鸠鲁的思想主张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妥协”现象在英国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其妥协的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希腊与罗马各2分,每个角度只要写出一点即给2分,如果列举具体史实,给1分,如写希腊的民主具体内容。) (2)原因:传统习惯或历史制度的影响,如英国中世纪的分封制度、贤人会议传统等;对革命以后建立的专制统治的畏惧,如英国人对克伦威尔统治的不满;革命者力量相对薄弱,难以保证革命的真正成功,如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政治领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卓越品质,如美国国父华盛顿、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每点均须包括概括和说明,其中概括1分,说明2分,任答3点,9分)。 表现: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南爆发。(或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首先明确材料一中伊壁鸠鲁主张用妥协的法式解决问题,维 护双方的利益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明确含义的基础上找出古希腊,古罗马政治 发展中的具体妥协事例即可;近代以来英国的“光荣革命”堪称妥协斗争的典范, 美国在制定 1787 年宪法中也大量体现着妥协精神。 (2)根据材料中“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可知“妥协”现象在英国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与传统习惯或历史制度的影响有关;根据材料中“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和“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后建立起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可知对革命以后建立的专制统治的畏惧,如英国人对克伦威尔统治的不满,这些事材料中的信息;另外结合所学还有政治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3)材料三的观点中观点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缺乏妥协精神,总是采用一方完全消灭另一方的方式解决问题;结合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事例,持赞成和反对的意见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观点:从中国缺乏妥协传统,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南爆发。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表现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证历史事实                                 B.描述历史现象

C.分析历史原因                                 D.把握历史规律

 

查看答案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但并不喜欢共和政体。可是,如果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会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共和政体不被认同

C. 君主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中保守势力力量强大

 

查看答案

1871年,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德国天主教会要求获取“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这反映了

A.皇权与贵族已结盟                   B.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

C.教权受制于法律                     D.君主专制的强化

 

查看答案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1804年《共和十二年宪法》

B.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他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C.阶级平等是美国社会的最终归宿  

D.平等选举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