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末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
A.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B.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入市场
C.江西瓷器大量远销海外市场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 )
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的服饰材料
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此史料反映出唐朝时( )
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
D.私营矿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强化社会控制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仿效开封(北宋都城汴京)旧俗,在门前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
①带来先进生产技术②带来新的风俗习惯③导致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A.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 )
A.小农经济是各朝代统治稳固的基础
B.皇权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C.土地兼并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D.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有着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