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瘤疾。其原因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挠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1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的哪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和贸易方式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有两重性。它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和可能,然而由于这种变化是外国资本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强行促成的,因此又不可避免地要服从西方资本主义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成为它们的附庸。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经营方式及其主要特点。它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居于什么地位

2概括材料二中“变化”及其表现。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后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