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民族重整:经过七八百年的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同时发生文化重整:这个民族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

(1)结合所学,说明“秦汉至隋唐是中国民族和文化重整时期”这一观点。

明中期以后,西洋数学、天文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中国,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尊重。意大利人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还专门介绍了西方水利技术。清初,很多外国人任职于宫廷,主持历法修订并为康熙帝讲授科学知识。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只是后来失传,西学实际上源于中学;或者认为西学还不如中学。还有人强烈反对西人主持的历法,理由是“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2)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1)民族重整:秦汉以来,中原与匈奴、越等民族接触增多,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推动民族融合;隋唐时期,与吐蕃等民族交流密切,唐太宗的开明政策有利于民族重整。文化重整:秦汉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原文化越来越为其他民族接受,孝文帝改革是突出代表;与此同时,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如佛教等)也颇为流行。(2)新现象:西学东渐(或西方学术传入中国)。特点:通过传教士传播;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在中国的影响局限于宫廷和士大夫阶层;遭到保守观念和力量的强烈抵制。 【解析】 试题解析:(1)在民族重整方面,学生要回答出在其期间的国家统一及混乱时期民族融合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可列举孝文帝改革、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的民族政策来阐述。而关于文化重整,学生要列举汉朝、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其他思想的传播和融合来回答。 (2)通过阅读材料,它反映了西方科技在明末清初在中国的传播,这又被称为西学东渐的现象。而特点可从材料中找出,如传播者的身份、传播内容、统治者的态度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文物能够反映历史的变迁。以下文物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之间,德国步入了工业化的快车道,尤其是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的产量增长很快,并跃居到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

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注重科技创新

③确立共和政体

④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因为它使新的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并且让它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能体现上述特点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B.戊戌变法

C.阿里远征土耳其D.巴黎公社成立

 

查看答案

1860年,日本出口470多万美元,进口160多万美元;1867年出口1200多万美元,进口2160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查看答案

有学者形容拿破仑是“旧世界的女婿”。以下拿破仑的活动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编纂《民法典》B.建立法兰西银行

C.建立法兰西帝国D.实行征兵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