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材料所述制度表明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文学艺术是时代生活的“写照”。
宋代占主流地位的依旧是雅文学,即士大夫文学。不过,俗文学的存在也是不可轻视的。俗文学的代表是话本小说。那时,俗文学从原来的反映乡村生活为主转向市镇,其内容有灵怪神话、江湖豪侠、名人轶事,也有市民生活、男女相悦等“为市井细民写心”之作。
(1)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宋代俗文学的特点,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在14~16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宗教音乐占重要地位,世俗音乐则逐渐流行。当时,音乐家常常用音乐手法描绘生活中的情景,多声部的歌谣逐渐成长,旋律越来越富于个性。意大利的“牧歌”是其中的代表,歌词常选用但丁和彼特拉克等人的诗作,描绘少年与牧女的爱情,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时,在市民的家庭中和朋友的聚会中常常有音乐活动,他们将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消遣形式。
(2)结合所学,指出14~16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实质,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17世纪以来,欧洲画师以来华传教士的记载为素材,绘制了不少有关中国的图画。其内容包括宫殿、桥梁、民居、生产工具、乐器、船只等等。
(下图:18世纪意大利铜版画,“带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皇宫午门”)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报纸、画刊对中国情形的描绘越来越多,如详细的北京城市格局、皇家园林、城市街景;科举考试、士绅家庭生活、市集摊贩、市民观看西洋镜、北京人的“下午茶时间”、中国的节日;联军进入北京城、缴付战争赔款、天津炮台、清军形象;此外还有天津的使馆、天主教堂、教会学校、演出英国戏剧的汉口剧院等。
(下图:1879年的美国报纸,“野蛮的穷人无法理解我们文明共和国形式的政府”)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西方画师笔下的中国形象”为题,解读上述现象。
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影响16~17世纪世界海上航线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概括1800年前后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
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简表
|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
| 当代
|
贸易范围
| 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世界贸易之外
| 国家间联系密切,参与普遍
|
发展速度
| 低
| 快速的技术变化和全球竞争带来了高速发展
|
基础设施
| 空运与海运成本下降
|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
|
制度化
| 在关贸总协定下从事贸易 贸易多边协议自由化的开端
| 世贸组织作为全球性组织而行动,确保共同规则在全世界采用,并加强了贸易自由化
|
(3)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近代中国由于国家贫弱,染病的“身体”成为“国家”的文化隐喻。
(1)以上是一张虚拟的病历表,实为制作者对历史的一种解读(或阐释)。请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这张病历表的理解。
要求:提取信息全面;运用知识准确;表述逻辑清晰。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
(2)结合所学,指出朱自清此文纪念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影响
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民族重整:经过七八百年的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同时发生文化重整:这个民族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
(1)结合所学,说明“秦汉至隋唐是中国民族和文化重整时期”这一观点。
明中期以后,西洋数学、天文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中国,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尊重。意大利人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还专门介绍了西方水利技术。清初,很多外国人任职于宫廷,主持历法修订并为康熙帝讲授科学知识。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西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只是后来失传,西学实际上源于中学;或者认为西学还不如中学。还有人强烈反对西人主持的历法,理由是“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2)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历史文物能够反映历史的变迁。以下文物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